从两个人的茶场到千亩茶园 这位南涧老人50载初心不改只为一件事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从两个人的茶场到千亩茶园 这位南涧老人50载初心不改只为一件事

南涧县公郎镇罗伯克村的李正林

人们习惯尊称他为“老场长”

因年轻时至今

以他为负责人

经营着一家名为“罗伯克茶场”的茶企

而久负盛名

这位“老场长”不仅带领当地群众通过种茶改变了落后山村的模样,改变了群众“种粮无望”的穷状,还让一望无际的茶园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金山银山”。2001年,李正林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办好茶场、带领群众种茶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那个时候,这里都是荒山烂地,荒坡荒耕,三荒两季,都没有种茶。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罗伯克茶场,随着时间转移,已经有了57年的办场历史。

如今,公郎镇罗伯克一带已经发展成南涧县无量山藏茶谷万亩茶园的核心种植区域,李正林口中荒山荒地的村子,已经被眼前一片片错落有致的高山生态有机茶园妆点得生机焕发。

上世纪60年代,罗伯克一带村民从未接触过茶树,更没见过茶园的样子。通过对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调研、评判后,县委政府号召当地发展茶叶种植。29岁的李正林联合一名同村人响应号召,一名场长、一名会计,2个人建起了茶场。

我们没有茶树,我们是去勐库用毛驴驼过来,然后育苗,育好后再拿去栽。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引进茶树后,茶场发展起270亩茶地,仅有两名员工的茶场,李正林虽感力不从心,但也没有过放弃的念头。想到村民只会种荞、种包谷,守着一亩三分地世代过苦日子,李正林发展茶业种植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

李正林想到通过股份制壮大茶场的办法,动员罗伯克、三家村、阿母助路、小菠乐箐四个自然村,以村的名义,用土地入股,共同发展茶叶种植,并把入股村子的10名村民吸纳进茶场,茶场员工从2名发展到12名。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看到李正林带领群众种茶的信心十足,村民们主动找到他,希望到场里务工,茶场员工一时发展到30多人。然而,种惯了庄稼的村民并不会种茶。带着这一问题,他向县里求助。县里通过进行低产茶园改造,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州上和县上的技术人员,来辅导我们,培训怎么栽,怎么管理,全面地进行辅导。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茶叶种植并非一蹴而就,何况村民还边学边种,长期微薄的茶业效益,并不能养活村民。面对再次到来的困境,李正林并不慌,他积极联系,从其他村揽来一些修路基、挖塌方的修路护路活计,自己带头,领着员工上山住荒林,“集体苦、集体吃”,用苦来的工资解决生活问题。

建场20年后,在县委政府的帮助下,李正林寻求到贷款融资的渠道,第一次扩展了茶场面积,茶场面积由270亩变为534亩,员工也随之增加到70人,遍及无量、宝华、拥翠、小湾等外乡镇。茶叶也在市场上开始大量销售。

再后来,种茶有前途,成为罗伯克村村民谈论最多的话题。尤其是学会种茶的员工,心里有了当茶农、自己开挖土地种茶的愿望。随着场里成立罗伯克茶叶合作社,大量茶农成为合作社社员,茶场走上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茶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茶产业。

周边这些老百姓,吃到了甜头,就自行的又开挖了600多亩,这个合作社现在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过去一家一户都没有几棵茶树,现在是一家发展到了几亩,多的十多亩。

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

一路走来,李正林却从未以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的“领头羊”身份自居,心底里总觉得离党员标准相距甚远,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这些想法,让他迟迟不肯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

随着党委政府对茶场的关心和帮助,茶场风生水起,李正林意识到“听党话、跟党走”、提高党性意识的重要性。2001年,67岁的他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50多年里,茶场共带动周边村和乡镇560户村民发展3000多亩茶园。凭借自己一生的爱茶热情,李正林道出了种茶人生的最终追求。

我做好这个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了条件。如果我们这一代没做好茶,那这些子孙后代也就做不好茶。

随后,李正林不仅把精力用在了经营茶场上,还积极、持续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把公益事业作为履行党员义务、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任。通过先后援建罗伯克茶场小学、连年慰问当地学校教师、帮扶贫困村民建房、支持村社修路等等,用于公益事业的帮扶、捐资金额达40万余元。(记者康亚娟段慧刚)

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Baidu
map